【1998年曾志去世,陶斯亮发现一封遗书:我死后过三个月再发讣告】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,曾志的心里时时刻刻记挂着人民。
新中国成立后,曾志被任命为广州电业局局长以及党委书记。那段时间,曾志直接住到了西村的电厂里,甚至直接将电业局党委也设在电厂里。
她本来可以留在丈夫身边,做个尊贵的夫人。作为立下不少功劳的老红军,她也可以在上面舒舒服服的当官,但是曾志全都放弃了。
她与工人一起住进了电厂的宿舍,在小房间里打了个隔板,分成卧室与厅堂,与母亲、侄儿等人挤在一起。
后来,由于人太多了,实在是住不下了,曾志就将自己的办公室当成卧室,吃饭的时候才回家。
夏天由于天气热,曾志吃完饭的时候和其他邻居一样,搬个小桌子来到小天井,坐在小凳子上,摇着大扇子,谈笑风生。
如果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,曾志的母亲就会热情的邀请工人一起尝尝。
而工人的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,也会邀请曾志一家尝尝。邻里之间的气氛非常温馨。
在工人们的眼中,曾志不是什么大官,而是他们的“大阿姐”。
曾志当官不是坐在办公室看文件,而是亲自跟着主任工程师到各个车间去巡视,并且当场解决各个生产班组的问题。
遇到每年一次的大维修,曾志也要求亲自参加。就连最艰苦的检修锅炉,她都要亲自上手。
检修期间,锅炉需要冷却两天,工人们为了抢时间不断电,不能等锅炉完全冷却再动手。
于是,曾志穿上厚底鞋,与工人一起进入70度高温的炉膛内。随着脚下的鞋子被烙的吱吱作响,他们只能在里面待五分钟,就不得不爬出来吹凉风。
看到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上,陶铸无奈感叹:
“我是住在了和尚庙里……”
几年后,曾志终于搬回去与陶铸一起生活。当时她已经是分管工业的市委书记,按规定国家是会给她配备专车的,但是曾志却坚持每天上下班坐公交。
有时候,曾志还会让女儿骑自行车送她去上班。当时女儿年纪小,不懂母亲这样做的用意,有时候在路上碰到同学,会非常不好意思的跳下自行车,将母亲丢在路边。
对于曾志来说,她的目标就是为人民鞠躬尽瘁。
所以,曾志七八十岁的时候,还多次下煤矿。看到先进的开采方式,看到工人们享受着良好的福利待遇,曾志感到非常欣慰。
遥想多年前,曾志第一次见到工人们的生活环境时,倍感触目惊心。当时的人迷信,不允许女人下井,说是会招来灾祸,曾志狠狠批评了这种思想的人。为了亲自体验工人们的辛苦,她执意要求爬到井下。
这位从战火中走过来,为国家、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战士,从不贪图享乐,几十年如一日的节俭朴素。
晚年时期,他的家里甚至没有一件时髦的家具,无论是沙发还是洗衣机,亦或是桌子上的塑料布,都已经老化,看上去有些寒酸。但曾志却毫不在意。
曾经有人去曾志家里作客后,不由得发出感叹:“共产党的官就是和国民党不一样啊!”
彻底退休以后,曾志还非常热心参加社会活动,不论是妇联邀请他参加会议还是少先队员举办活动,曾志都乐此不疲的参加。
她说:“共产党员嘛,总要尽一点义务,发挥余热……”
1998年曾志病重,临终前,曾志将女儿叫到床前,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。
她告诉女儿,共产党员不应该有遗产,自己的遗产子女们不能分,那些钱要交给中组部的老干局,给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,给老干部活动基金……
这年6月,曾志永远的离开了她的家人,离开了她关心的人民群众。
没多久,女儿陶斯亮在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,发现了母亲另一份遗嘱。
这份遗嘱中,曾志详细交代的自己的身后事。他强调不要给自己开追悼会,不要举行告别仪式,也不要在家里设立灵堂,自己的后事不要通知战友,北京的战友也不要通知,遗体解剖后,没有用的那部分进行火化,骨灰一部分埋到井冈山,一部分埋到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面。
最后,曾志再次强调,一定要静悄悄的,3个月后再发讣告……
从遗嘱可以看出,曾志完全不在意虚名。
她不想让别人把她看得太高,也不想因为身后事惊动太多人,更不想浪费国家的钱财。
她是一位非常纯粹的革命战士,一心想的都是党和国家、人民的利益。为了这些,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!